老板好,欢迎来到有货号
15092919199
回答 6 2024-06-22 13:56

中国干旱最严重的是哪年

已解决 悬赏分:80 - 解决时间 2024-09-20 14:22
中国干旱最严重的是哪年,麻烦给回复
举报 0 收藏 0
最佳答案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2 13:56

古代:

1.崇祯大旱,是近500年持续性旱灾时间最长,范围最大,受灾人口最多的旱灾。旱灾遍及20个省(市),北方多数地区持续旱灾4~8年,1637年始于陕西北部,1646年终于湖南,重旱区在黄河、海河,涉及长江流域中下游15个省(区),干旱重灾区连成一片。明崇祯大旱灾是逐步发展,1637年主要出现在华北和西北地区,1638年向南扩大到皖,苏等省。

北方地区许多县志的灾异记载显示,1640年出现数省特旱,核心旱区如山陕甘冀出现人相食的极旱情况。山西汾水断流,临汾夏季甚至“风霾不息”,即持续性沙尘暴。海河流域各河断流,晋、冀、鲁、豫大多州县伴随旱灾出现蝗灾、疫灾,甘肃省死人达80%以上。崇祯时(1628-1643年)外有清兵临境,内有连年旱灾。河北、山东大量灾民弃耕逃亡,很多村庄变成无人村。自然灾害导致了经济的全面崩溃,并激化了社会动荡。崇祯时陕西关中爆发了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很快席卷大半个中国。

1644年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2. 同治十三年至光绪五年(1874-1879年)北方大旱灾1874-1879年,黄淮海流域连续三年干旱,灾区出现四五季无收情况。这次大旱始于1874年,结束于1879年,严重干旱段发生在1876-1878年。山西、河南、河北、山东四省因旱灾致死1300万人,20世纪以前有记载的死亡人数最多的旱灾。

1876年旱区范围黄淮海流域及长江上游和下游,共145县,重旱区在山西、山东、苏北及皖北;1877年,旱区共308县。次年重旱区扩大为陕西、山西、宁夏、内蒙、河北、山东、河南;1878年重旱区缩小为海河流域、黄河中下游、淮河流域北部。此次连续大旱波及中国一半人口,估计灾民达到2亿人,死亡人口1000万人。

近现代:

1.1959-1961年华北大旱1959年黄河中下游普遍少雨,但并非近500年最低,甚至还不是20世纪后半叶的最低值。

1960年受旱范围继续扩大,河北、河南、山东西部、陕西关中、辽宁西部。山东汶水、潍河等8条主要河流断流,黄河从山东范县至济南断流40多天。

1961年继续干旱,干旱核心邯郸、德州、济南、菏泽和江淮平原旱情加剧。

1959-1961年华北大旱与1874-1879大旱类似,应为海河和黄河流域范围内的100年一遇大旱,旱灾等级为重旱。

1959-1961年三年持续大旱以及其他的原因导致了1949年以后最严重的灾情,全国粮食库存急剧下降,山东、河南、河北灾民外逃。

1960年9月7日中央《压低农村和城市的口粮标准的批示》:“库存比去年(1959年)同期减少100亿斤。…到今年库存粮下降到148亿斤。” “1961年京津、沪三市和辽宁的粮食库存接近挖空,几乎出现脱销危险。”实际情况更为糟糕,1959年山东、河南等省农民已经耗尽余粮,三年间1000万人死于饥饿。

2. 1972年华北大旱1972年全国性干旱少雨,重旱区为京、津、晋、冀、陕北、辽西、鲁西北。为黄河、海河流域1950年以来大范围严重干旱。河北省无雨持续天数一般超过50天,太行山前区达到80-90天;山西春、夏、秋连旱,两省旱情延续至1973年5月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2 13:56

1959年,中国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

以河南省为例,从1958年12月到1959年5月,河南省的降水量仅为86.3毫米,相当于上世纪50年代一个正常年份降水量的1/10。河水断流、井塘干涸、水库无水、麦田枯黄,一场冬、春、夏连旱给农业带来了灾难性打击。

此外,包括西北传统干旱省份在内,中国南方和北方的21个省份都受到了旱灾的影响。

旱情在随后的两年内并没有得到缓解,到了1961年,河南全省的粮食产量比1955年下降了将近一半。当时,地处中原的河南还是一个粮食无法自给自足的地方。

从1959年起,黄河中下游普遍少雨,1960年黄河从山东范县至济南一度断流40多天,当时,干旱程度已为黄河流域范围内百年一遇的重旱。

1961年,干旱的范围继续向南扩大到江淮平原。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9-20 14:22

一八七六年

一八七六年,此时是光绪二年,经过了一年的持续干旱似乎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更加严重,依然是长久地得不到降雨,此刻受灾范围由北方逐步扩大到全国,绝大多数的粮食作物因为干旱绝收死亡,更可怕的是,在北京周围发生了蝗灾,而在夏秋时节又有的地方出现了水灾,这一年,简直三大天灾集聚一堂,而这一年也是颗粒无收,民不聊生。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9-20 14:22

夏代末年(约公元前1809年),伊洛河流域大旱,“伊洛竭而夏亡”。

商朝成汤十八年至二十四年(约前1766—1760年),连续七年大旱,河干井枯,赤地千里,民无死所,白骨遍野。

周朝自宣王末年到幽王初年(约前803—780年)大旱灾与大地震直接加速了西周的衰亡。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4年),四月,关东旱,郡国四十余饥,人相食。

王莽建平四年(前3年),史载“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

晋怀帝永嘉三年(公元309年),大旱,造成江、汉、河、洛皆竭。

唐中和四年(884年),江南大旱,引发饥荒,人相食。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史载“南方大旱,种粒皆绝,人多流亡,因饥成疫,死者十二三”。

元朝天历元年(1328年)至至顺元年(1330年),今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省连年大旱,饥民相食。

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河南“大旱遍及全省,禾草皆枯,洛水深不盈尺,草木兽皮虫蝇皆食尽,人多饥死,饿殍载道,地大荒”。此后陕北连年大旱,流民激增,终于引发大起义,明朝统治也随之而终结。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全国13省受旱,“草根树皮,搜拾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

光绪三年至四年(1877—1878年),华北大旱,“晋豫奇灾,居民死者百数十万”,史称“丁戊奇荒”。河南、山西受灾最重。史载:“河南全省大旱,夏秋全无收,赤地千里,大饥,人相食”。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省535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

1942—1943年,中原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300万人。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9-20 14:22

1972年全国特大旱灾

全年受旱面积3069.93万公顷,其中北方的旱灾为建国以来所罕见。北京、天津、山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宁夏、内蒙古、辽宁 、吉林 、黑龙江等省(市、自治区)先后出现春旱;入夏后,除黑龙江外,上述地区仍然少雨,形成春夏连旱,旱情日益严重,旱区有所扩大 ,甘肃出现夏旱。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9-20 14:22

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最严重的旱灾应该是公元1637-1643年的“崇祯大旱”。“崇祯大旱”持续时间之长(前后持续约7年)、受旱范围之大,为数百年所未见!当时我国南、北方共有23个省(区)相继遭受严重旱灾。干旱少雨的主要区域在华北,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区都连旱5年以上。旱区中心所在的河南,连旱达7年之久!以公元1640年的干旱最为严重。

1640年以后,北方降雨逐渐增多,旱灾转变为“北涝南旱”。而在此期间,瘟疫流行、蝗虫灾害越发猖獗。

有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