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好,欢迎来到有货号
15092919199
回答 3 2024-06-21 03:17

黄河故道与黄河古道的差别

已解决 悬赏分:80 - 解决时间 2024-11-15 21:20
黄河故道与黄河古道的差别急求答案,帮忙回答下
举报 0 收藏 0
最佳答案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1 03:17

1、黄河故道是以前的黄河河道。

历史上黄河改道频繁。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改道十分频繁,中游的宁夏银川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一带的黄河河道都曾多次变迁,但影响重大的是黄河下游河道改道。

从下游自河南武陟、荥阳以下,河道时有变迁。见于历史记载的大小决徙粗略统计约达一千五六百次,极大多数集中在下游。下游故道略呈一折扇形,最北经由今河北霸州市(旧称霸县)、天津海河入海,最南经由颍水、涡水夺淮河入海(一部分黄河水自淮河循里运河注入长江)。

2、黄河古道有南北之分

南黄河古道:金朝天兴二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金国即将灭亡时,金哀宗由汴京迁都归德府(今河南商丘),蒙古军久攻归德府不下,在今商丘西北处人为决黄河,河水夺濉水入泗水。

明朝初年黄河的下游河段流经河南的荥泽、原武、开封,根据史书记载“自商丘、虞城而下,由丁家道口抵韩家道口、赵家圈、石将军庙、两河口,出小浮桥下二洪”,然和在经过宿迁向南流入了淮河。

明朝景泰六年(1455年)七月,由于在沙湾将黄河水堵塞,黄河主流

复回开封府以北,沿归德府(今商丘)、徐州一路旧道,经宿迁、淮阴入淮河。

明朝弘治二年(1489年)以后,白昂、刘大夏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方策,一再疏浚孙家渡旧河,从而舒缓了下流水势。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由于黄河南岸的故道被全被堵塞,这样黄河水便全部的从徐、郊流出,侵入了淮河和泗水进海。

北黄河古道:明朝隆庆六年(1572年),潘季驯治河以后,黄河南岸的河堤加固,断绝了黄河向南决口的危险,从而使黄河的河道变得比较稳固。此后,黄河归为一条河道,由开封府、兰阳县、归德府、虞城县,下徐州、邳县入淮河,一直维持了280余年。此河道又被称为“明清黄河故道”。

历经金、元、明和清代前中期,黄河夺淮河入海已有五、六百年之久,下游河道严重淤积,河床已显着抬高。元明清三代都极力挽河趋向东南,从黄海入口,决口泛滥就多在今豫东、鲁西南和苏北、皖北,使这里的地形普遍淤高。

在1855年前,黄河主要是在南面摆动,虽然时有北冲,但均被人力强行逼堵南流,南流夺淮入海期间,郑州以下,清口以上的黄河主流也是迁徙不定。由泗水,或汴水或涡水入淮,或由颍水入淮,或同时分几支入淮。

清朝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以前黄河的流经路线是:大体上经过河南的荥阳、郑州、原阳、延津、封丘、中牟、开封、兰考、民权、商丘、虞城;安徽的砀山、萧县;江苏的丰县、沛县、徐州、邳县、睢宁、宿迁、泗阳、淮阴、涟水、阜宁、滨海等入黄海。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1 03:17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同时它也是一灾害频发的河流,由于黄河中上游流经土质疏松的黄土高原,所以水中泥沙含量很大,河流进入下游地带后,由于水流平缓,泥沙大量沉积,常使河床高出两岸的地面,所以黄河常常改道,有记载的改道就有二十多次。黄河古道就应该是这些古代有黄河流淌过的河道。黄河故道应该是最近一次改道前,黄河的河道。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15 21:20

古道指的是由来已久,由古时留存下来的。而故道,故,意思是曾经的,旧时的。相对于古道来说,故道所表示的时间上更趋近一些。

有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