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好,欢迎来到有货号
15092919199

拴马桩石雕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

来源:有货号 发布时间:  阅读:0

  拴马桩石雕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石刻艺术品,它原本是过去乡绅大户等殷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雕刻实用条石,以坚固耐磨的整块青石雕凿而成,一般通高2—3米,宽厚相当,约22—30厘米不等,常栽立在农家民居建筑大门的两侧。

  它不仅成为居民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避邪镇宅的意义,人们称它为庄户人家的华表。拴马桩广泛流传于陕西渭南乡村的民间石雕品,也称拴马石。

  拴马桩的起源

  自从人类驯化马,并为人骑乘运输起,拴马桩就必不可少。最初没有固定的拴马桩,一棵树,一根木桩子,一块石头,只要能固定马缰绳就可以了。现在在蒙古的呼伦湖中竖立着一块不规则的长方形石柱,相传为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拴马桩,它可能就是元代拴马桩的雏形。明清两代,石刻的拴马桩已非常普遍,民国以后,汽车等新的代步工具慢慢替代了骑马出行,拴马桩就逐渐减少了。

  在古代,马是驮运物品、作战及代步的主要交通工具,古代的驿站旁就常常设立有大批的拴马桩。加之蒙古族、满族等北方游牧民族有骑马狩猎的习俗,所以马匹的大量存在是拴马桩产生的直接原因。

  马、驴、骡在北方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生产工具,一个家庭拥有的土地越多,所需的马匹也就越多,所以在北方农民的心里,拴马桩又是富裕的象征和标志,这也是大批的拴马桩能够产生和保存下来的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陕西渭北地区所见到的拴马桩是北方农耕文化的产物和缩影。拴马桩不仅具有拴系马、牛等牲畜的实用功能,还因其置于富户人家的大门两侧,成对或成排状,从而与门前建筑互相映衬,成为宅院建筑的有机构成部分,起到了一定的装饰作用。拴马桩为中国古代人民文化艺术的产物和智慧的结晶,对考古和文化艺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拴马桩的造型

  在农家宅院,门前用以拴马、牛等牲畜的石雕桩。雕刻精美的拴马桩称样桩、看桩。拴马桩所用石材多是灰青石、黑青石,少数用细砂石。

  石桩分四部分:桩头是石雕的主要部位:桩颈(台座)承托桩头,一般为上圆下方,其上浮雕莲瓣、鹿、马、鸟、兔、云、水、博古等图案桩身,少数刻串枝纹、卷水、云水纹桩根则埋入地下。桩头圆雕,有表现人物,人与兽和多人物组合形象,也有表现神话故事人物如寿星、刘海、仙翁等。动物形象则有狮、猴、鹰、象、牛、马等。

  较精彩的是人骑狮,多在石狮子前肢或人臂腕间镂凿穿系缰绳的孔眼,石狮子突出其扭转身躯的动态,骑者则表现为俯身前冲,或驼背卷伏的动态,颇为生动。人物五官及衣饰刻划细致,所持物件如烟斗、如意、琵琶、月琴都很逼真。拴马桩石雕在整体上能综合运用圆雕、浮雕、线刻手法,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有精美雕刻图样的拴马桩被称为望柱,取门庭兴旺之意。拴马桩顶端,石雕底座往往是圆形的,与方形柱身相呼应,取天圆地方之意。传统式样的雕刻包括狮子寓意事事如意、人形寓意高人一等、猴子寓意马上封侯,寓意明确。

  拴马桩的作用

  除了精美的观赏价值,拴马桩还有一个实际作用,就是镇宅辟邪。

  拴马桩立于大门两侧,而大门是确保生气的枢纽,和气则致祥,乘气则致戾,例如南向之门,为离位,属小吉。顺时针右侧西南方为坤位,对应阴,五行属水,为六煞次凶,凶星相克。按方位符镇法,立泰山石敢当于凶位,即可避凶邪。名门望族,凡门前、巷口、村头、皆立石止煞。用灵石镇宅,是民间最常的巫术。

  精雕细刻的拴马桩是历史长河积淀的民俗瑰宝,见证了中华民族融合的进程,又被历史赋予了新的使命。在如今的新中式园林里,拴马桩是点睛之笔,带着历史的尘烟散发着沧桑凝重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有货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