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3 19:55
1、奶金 所谓的“奶金”,是女儿出嫁时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少则300,多则500。我的一位小学老师就因为要了500元的“奶金”,人送外号“500元”。那年月500元可是个大数目,她对象因为拿不出这笔钱,就叫她爹给搅黄了。后来她赌气嫁了个老光棍,结果落得个终生的痛苦。 2、手表一块,自行车、缝纫机各一台。 再加上衬衣、鞋袜、化妆品、生活用具,等等。总计大约在1500元左右。 1500元在那个年代绝对是天文数字,相当于现在的十几万。所以很多家庭都要举债。一般来说,知识女性要得少,有的只有一对箱子、两床被褥而已。 3、住房那时城乡的住房都非常紧张,所以婚后多与父母同住,实在住不开的,也有租房或自己盖的。我哥结婚那年,买了一间半解放前的土草房,价格是450元。 4、婚礼 那个年代结婚不办宴席,因为礼钱少,收不回成本。所以大多旅行结婚。旅行结婚不是游山玩水,而是为了购买一些紧缺商品。近的去市里,远的去省城。住店必须出示介绍信和结婚证,否则一旦被执勤民兵逮着,那可就麻大烦了! 彩礼之风,据说有些地方非常严重,但我们这里没听说谁家的姑娘要十几、二十万的彩礼。而且彩礼并不归娘家所有,是要作为陪嫁送回去的,否则会被人笑话为卖姑娘。 我家邻居干洗店老板的女儿,找了个城里没有房子的农民,她不同意,想要十万元的彩礼。却因遭到女儿的强烈反对而作罢。另外女方给男方买楼买车的也不稀奇。现在都说农民娶妻难,但我们这里的农民娶城里姑娘的也不少:除了洗衣店的女儿,我儿子的大学同学就嫁了个农民。还有儿子单位的女护士,也嫁了个农民。这在过去简直就是“做梦娶媳妇”了。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3 19:55
很多七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那个时代经济十分落后,那个年代结婚,基本没有什么彩礼,就是要了,也是给姑娘带到婆家去。 各地的风俗不一样,各地的彩礼也是有区别的,五十年代时,父母吵架妈妈会说你们家拿个大饼子在车站给我领回来的。到了七十年代,结婚了,条件好的打一个立柜,买个半导体收音机,买个28自行车就可以娶媳妇了。 条件不好的,随着条件办,没听说谁家要彩礼把谁家逼黄了的。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13 07:59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青年人结婚城市和农村不一样。城市青年结婚的彩礼是三转一响,就是单车、缝纫机、手表这是三转,一响就是收录机。 农村青年结婚没那么讲究,一般是男方要给女方四套新衣服,一百元礼金,还要一只鹅,一条猪腿,一头鱼。结婚那天再给几十斤猪肉,女方要做几件家具作嫁妆。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13 07:59
上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收入偏低。那时候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所以每家每户人口比较多,在那个年代谈婚论嫁女方也是需要一定的彩礼的,不过那时候彩礼不是太多,一般也就在500元上下,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也有过彩礼800~1000的,有的困难家庭彩礼少到200元,无论彩礼多少,我认为过后幸福才是关健!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13 07:59
上个世纪70年代,物质比较匮乏。在那个年代,虽说还没有太多的物质需求。但是结婚的时候,也有三样彩礼不能少,否则即使结了婚,也要被女方家属数落。当然不是现在的三大件:房子、车子、和存款!而是自行车,缝纫机,还有手表。那个年代有这三大件的话女方家就觉得很有面子,说明男方家很重视女方。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13 07:59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聘礼或嫁妆称“老三件”,也就是自行车、手表和缝纫机。这就是说,为新人婚后新生活的用品,也是家庭生活水平的体现。 后来这三件又发展为36条腿,即“三转一响”。按当时的生活条件,结婚时有“老三件”已经高兴得不得了。条件好一点的家庭,会买钻石手表,凤凰牌自行车和五羊牌缝纫机,加上收音机。这就是当时好的品牌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