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21 01:12
丛台在两千多年的岁月中,经历了无数天灾人祸的破坏,多次改造重修,有了很大的变化。仅据1933年《邯郸县志》所载,自明代中叶至中华民国期间,在短短的四百多年中,就修建了十多次。摘录如下: 明嘉靖13年(1534年),兵备杨彝建据胜亭于其上; 明嘉靖25年(1536年),知县董威重修; 明万历(1573—1620年)年间,知县朱光祚、欧阳调律相继重修; 清康熙10年(1671年),知县张慎发复修; 清乾隆25年(1750年),知县怀荫布奉文建行宫于其上,大加修葺; 清道光4年(1824年),丛台遇火灾,仅余数椽。十年(1830年),遇地震,遂成瓦砾。 清同治2年(1863年),知县英 、侯国钧相继重修; 中华民国11年(1922年)秋。陆军八十四师师长高桂滋集材鸠工,大加修葺,并在台上增筑一亭,名回澜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丛台的维护和建设极为关心,台上的建筑以及一砖一石,都能做到及时维修。 1956年,邯郸遭大雨,据胜亭下台基北半侧坍塌,当年维修。 1963年8月,邯郸遭特大暴雨,是月7日,丛台东、南两面台基坍塌约250M2,据胜亭部分坍塌,市政府拨专款于1964年重建,1965年7月5日竣工。 1978年,翻建了回澜亭。 1979年至1981年,改建了古丛台北门,翻建了丛台南门,并对北门外的东、西两侧墙面进行了加固。 1986年,对丛台上所有的建筑进行了全面彩绘,并对据胜亭、回澜亭悬匾,字由邯郸市书法协会主席尹树槐(世愚)题写。 1989年,较全面地维修了丛台西边的围墙,南门铺设了石台阶,并对乾隆碑、古槐加做护栏。新立了《丛台简介、丛台维修摘记》碑。 1996年10月翻新改建了古丛台城楼上的武灵旧馆,并作为赵文化展室。 2004年7月对古丛台上的回澜亭进行了翻建。 2005年4月对古丛台台阶以及周边进行了大面积的翻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