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17 00:25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 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 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 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金碑》)。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 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 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 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 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 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06-17 00:25
云冈石窟经历了五次修缮。 因为,云冈石窟历经1500年的沧桑,由于石窟区所处的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历史上云冈石窟也经历过不同方式的保护与修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冈石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五次修缮具体如下: (1)整理环境保护修缮时期(1955年~1959年) (2)石窟保护试验研究时期(1960年~1965年) (3)全面维修时期(1977年~1989年) (4)石窟风化治理规划实施阶段(1990年~2005年) (5)石窟防水试验工程及第11窟维修等(2005年~2018年) |
支持 0
反对 0
举报
2024-11-16 01:58
云冈石窟建成以后,历朝历代都进行了修缮,特别是辽代,对石窟进行了长达十年的整修。明朝受到战火毁坏严重,清朝顺治八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 晚期阶段造像1952年,国家专门设置机构对石窟进行保护,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