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及其特征
研究区处于二连盆地乌兰察布坳陷的东部和马尼特坳陷西部范围内。以贺根山大断裂为界,又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即2081地区、2082地区两个Ⅲ级水文地质单元,它们分别具有相对独立、完整的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系统(表2-2),其分属于乌兰察布坳陷和马尼特坳陷两个Ⅱ级水文地质单元的一部分。
1.2082地区水文地质单元该水文地质单元是乌兰察布Ⅱ级水文地质单元自流水含水系统的一部分,大部分处于径流、排泄区,补给区除北部的本巴图凸起区外,大部分地下水来自于坳陷的西南上游一带。
因此,地下水的补给除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之外,上游一带的地下水是本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自于上游一带的层间水是本区的主要补给源。地下水的总体径流方向是由南西向北东方向,除了北东部的巴润达来诺尔总排泄源外,在2082地区西南部的宝力格地段有大片沼泽地,并有泉水出露,形成诺尔区,为局部排泄源。表2-2 矿区水文地质单元及主要特征2.2081地区水文地质单元该水文地质单元属于马尼特坳陷的西部区,其所处的位置为马尼特坳陷的径流-排泄区。地下水的补给除南部蚀源区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外,北东部上游一带的层间水是本区地下水的重要补给来源。
另外,有沿着北东向展布的张性断裂带自北东部上游区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水的主要排泄区为准达来诺尔。从现场调研和取样分析可知,该区地势低洼,为长年性湖泊,地下水属于Cl-Na型水,矿化度高达4.026g/L,明显由于地下水的不断径流,在这里排泄,再经蒸发浓缩作用所致。
求助: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方法?
1,水文地质单元的划分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性而划分的。2,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包括地质结构、岩石性质、含水层和隔水层的产状、分布及其在地表的出露情况、地形地貌、气象和水文因素等。
3,水文地质单元:是一个具有一定边界和统一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的地下水分布的域。
水文地质单元?
确实是水文地质啊邯邢水文地质南单元岩溶地下水系统开发优化决策Optimal Decision on Development of Karst Groundwater System for South Hydrogeologic Unit in Han Xing关于水文地质单元
如果正好是我知道的话,应该是出自于 SWAT 模型系统, HRU以下是官方SWAT模型的网站,现在使用手册已经有一个版本的中文翻译版了。http://swat.tamu.edu/software/swat-model/ 这个模型由美国 Texas大学 Jeff Arnold 教授 和 Srini 教授 (印度裔,名字太长,我是这样称呼他的)创立,现在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有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现在也比较健全了。
不过学起来可能需要一点时间。
今年在法国的国际会议我刚好是组委会成员,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学习一下。国内我只知道武汉水生所和我们的联系比较紧密。其它好像也有,不过我不太清楚。
水文地质基本知识
(一)地下水的形成和分类1.地下水的形成自然界中的水以气态,液态和固态的形式存在于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中。大气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并不是彼此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实际处于不断运动,相互转化的过程之中,这一过程称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图1-12)。
按其循环范围和途径的不同,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地下水的形成就是水的循环过程中水通过渗透和水汽的凝结作用而形成的。由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渗入地下形成的地下水称为渗入水。其方式是大气降水通过岩石的空隙向下渗入形成地下水,地表水是通过岩土空隙在地表水柱压力和毛细力作用下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此外,在大气中含有的水汽和岩石空隙中的水汽在温度降低达到饱和时,就开始凝结成水滴,当水滴汇聚起来就成为地下水。
我们把水汽凝结而形成的地下水称为凝结水。而且我们还得出这样的结论: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的渗入,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能不断得到补给,但它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储量将会减少乃至出现枯竭。图1-12 自然界中水的循环示意图①含水层;②隔水层;③大循环;④小循环2.地下水的分类地下水按含水层性质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三类。
(1)孔隙水埋藏在孔隙岩层中的地下水称为孔隙水。孔隙水广泛分布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中,如洪积、冲积、坡积、风积和海相沉积等岩层中。在坚硬和半坚硬的岩石中也有少量分布。
孔隙水由于存在于岩土的孔隙中,因此孔隙的分布、大小、形状、排列等,直接影响着孔隙水,这也就取决于松散沉积物的岩性、分布等特点。孔隙水具有如下特点:1)孔隙水存在于岩土孔隙中,因此各种类型的具有孔隙的松散沉积物,都可以赋存孔隙潜水或孔隙承压水。因此掌握沉积物的沉积规律、特征,是寻找该含水层和初步评价含水层以及选择供水施工工艺和供水结构设计的重要依据。
2)松散岩土孔隙发育,分布密集且均匀,相互连通,呈层状分布,具有统一的水动力联系,所以孔隙水一般呈层流运动。很少见到透水性突变等特征。3)由于松散沉积物具有不同的成因类型,它们所分布的地貌也不同,因此可形成不同类型的孔隙水,它们的均匀性也各有差异。4)孔隙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在特定条件下,地表水也可成为重要的补给来源之一,在条件适宜的地方,深部裂隙水或岩溶水也可补给孔隙水。
5)孔隙水一般常存在于地壳表层,多以潜水形式出现,这对水源地勘察和供水井施工带来便利,同时对采矿带来一定的影响。(2)裂隙水埋藏和运动于基岩裂隙中的地下水称为裂隙水。基岩的裂隙是地下水的储藏和运动的场所,裂隙的发育程度和联通性直接影响着裂隙水的分布和富集。因此,研究基岩的裂隙具有重要而实际的意义。
基岩裂隙按其成因可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三种类型。裂隙水的埋藏和分布很不均匀,主要受地质构造、岩性及地貌等因素的控制。按埋藏条件和含水层产状,可将裂隙水分为三种类型;面状裂隙水、层状裂隙水和脉状裂隙水。1)面状裂隙水:赋存于各种基岩表部的风化裂隙中,某些巨大的交叉断裂带也属这一类。
这种裂隙水上部一般没有连续分布的隔水层,具有潜水的特征。风化裂隙广泛分布,均匀密集,彼此连通构成面状分布的网状裂隙体系,因而构成统一水动力系统,具有统一的水面,属面状裂隙水或似层状裂隙水。2)层状裂隙水:是指聚集于成岩裂隙及区域构造裂隙中的水。
其埋藏和分布常有一定的呈层性,这种水称为层状裂隙水。由于各种裂隙交织相通,构成了具有统一地下水水面的网状系统,因此,其埋藏和分布常具成层性。3)脉状裂隙水(带状裂隙水):是指埋藏和运动于构造断裂带或岩浆侵入接触带的水,常呈带状或脉状分布。
这种水由于受断裂影响,往往补给源较远,循环深度大,水量、水位较稳定。一般具有统一的地下水力联系,有些地段可具承压性。是良好的供水水源。脉状裂隙水对矿床的开采、钻探及地下洞穴工程,常常造成巨大的困难和威胁,有时可突然造成涌水事故。
(3)岩溶水贮存和运动于岩溶中的地下水称为岩溶水。岩溶水的分布较孔隙水和裂隙水有更大的不均匀性。它主要发育在石灰岩地区。
由于水流对可溶性岩石(石灰岩、白云岩、石膏、钾盐、石盐等)以化学溶蚀为主,机械破碎为辅的一种特殊的地质作用,产生了特殊的地质现象(如石芽、溶沟、溶洞、石林、峰林、地下暗河等),将这种作用称为岩溶作用,将这种现象称为岩溶现象或岩溶形态,将这种地表岩溶现象,称为地表岩溶。由此可见,地下岩溶是岩溶水贮存和运动的场所。因而它与孔隙水、裂隙水相比,具有独特的埋藏、分布和运动条件。岩溶含水层水量往往比较丰富,常可作大型供水水源。
在岩溶地区采矿和勘探时,要仔细研究岩溶的发育规律,以防造成损失。地下水也可按埋藏条件,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水三类。1)上层滞水。
存在于包气带中局部隔水层上面的重力水叫作上层滞水(图1-13)。一般分布不广,是降水或地表水下渗时,被局部隔水层或弱透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