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好,欢迎来到有货号
15092919199

MXene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程的目的意义

 发布时间:  阅读:0

MXene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程的目的意义

MXene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课程的目的意义是它较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独特的层状结构,广泛应用于储能,催化,吸附等领域。MXene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层状结构材料而备受关注,MXene具有高电子传导率,较大的比面积,较好的机械性能以及独特的层状结构,已广泛应用于储能,催化,吸附等领域。

近年来,MXene及其复合材料应用于二次电池领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氧化物,硫化物等材料具有高容量,但存在电导率低,反应过程中体积膨胀,循环稳定性差等问题,构建与MXene的复合材料既能提高容量又可以增强材料的电子导电率,有效缓解反应过程中体积膨胀,实现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mxene有毒吗

有毒。MXene涂层是一种二维材料,是有毒的。

MXene膜与羟基化二维层状MXene膜置于废水中,利用外加压力促进废水传输,在外加电压的驱动下废水中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有毒阴阳离子分别被羟基化二维层状MXene膜与氨基化二维层状MXene膜拦截,从而实现废水中有毒阴阳离子的脱除。

mxene怎么发音

mxene发音是/ mxen /简介MXene是材料科学中的一类二维无机化合物。这些材料由几个原子层厚度的过渡金属碳化物、氮化物或碳氮化物构成。

它最初于2011年报道,由于MXene材料表面有羟基或末端氧,它们有着过渡金属碳化物的金属导电性。

外形特征MXene从形态上来看,MXene就像是金属氧化物中间被压扁的水凝胶,它导电性能很强,完全可以替代电线中的铜和铝,这样一来离子移动时阻力会小很多。研究意义MXene这项技术突破的意义不仅在于缩短手机充电时间。该研究项目负责人高果其教授相信,MXene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还可扩展电动车上,推动此类车辆的普及。结构通过HF蚀刻制备的合成的MXene具有类似手风琴形态,它们是多层MXene(ML-MXene),或少于5层时称作薄层MXene(FL-MXene)。

由于MXene的表面可以接上官能团,Mn+1XnTx(其中T为官能团,O、F、OH)可以按照通常的方式命名。可以通过侵蚀MAX相来制备MXene,刻蚀液中通常含有氟离子,如氢氟酸(HF)、氟化氢铵(NH4HF2)或盐酸(HCl)与氟化锂(LiF)的混合物。例如,在HF水溶液中于室温腐蚀Ti3AlC2,可以选择性地清除A原子(Al),而碳化物层的表面产生了末端O、OH和(或)F原子。

苏大邵元龙课题组《ACS Nano》: 离子、电子协同高效传输MXene纤维

近年来,限域空间纳米流体传质领域取得显著进展,特别是一维碳纳米管以及二维纳米结构组成尺寸均一的纳米及次纳米尺度离子通道,孔隙内部微观结构和表面化学特性更为可控,是制备高功率纳米流体离子导体的理想材料结构体系。受自然界独特的微观结构的启发,将二维材料通过简单的湿法纺丝重新组装成具有纳米尺度间隙的纤维结构。

重组后形成的二维材料层与层之间的限域空间可以充当分子和离子运输的二维通道。

Ti 3 C 2 T x 作为二维材料MXene中发展最成熟的材料之一,具有很多与氧化石墨烯结构类似的薄层二维结构,丰富的表面官能团以及极性溶剂高分散等特性,还具有氧化石墨烯不具备的高导电性,是制备高导电纳米流体纤维的理想材料。但是由于Ti 3 C 2 T x 较大的长径比以及柔性片层结构,在湿法纺丝过程中片层易褶皱、堆叠,造成结构缺陷,显著降低纤维力学、导电特性,阻碍离子在纤维结构内部传导,从而制约了Ti 3 C 2 T x 纤维在传感、储能、制动等多功能方面的应用 探索 。 Ti 3 C 2 T x 分散液在外界剪切力作用下,可形成定向液晶结构,可借助湿法纺丝过程形成二维片层的取向排布结构。 苏州大学 邵元龙教授团队 借助这一原理,控制湿法纺丝过程的喷丝口断面结构以及牵伸速率,诱导Ti 3 C 2 T x 片层形成取向结构,并通过Mg 2+ 离子交联作用,最终制备得到具有高取向度结构的Ti 3 C 2 T x 纤维,实现力学性能,导电性能,离子传导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的提升。

相关工作以“Assembly of Nanofluidic MXene Fibers with Enhanced Ionic Transport and Capacitive Charge Storage by Flake Orientation”发表在《 ACS Nano 》上。 这项研究工作中Ti 3 C 2 T x 纤维取向度大幅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 喷丝口的设计以及牵伸过程 。 受 流体定向 纺丝过程的启发 ,作者设计不同的喷丝口来探究Ti 3 C 2 T x 片层在流动过程中的排列情况。

当处于液晶态的Ti 3 C 2 T x 纤维经过 高度纵横比的扁平状流体通道时,受到的剪切力在横向上显著增强;在水平剪切力引导下, Ti 3 C 2 T x 片层沿着纤维轴向定向排列。与圆状通道相比,扁平状流体通道有效解决了了剪切力梯度变化问题,减少了纤维中片层褶皱,孔洞等缺陷。为了提升纤维的取向度,作者对所制备的Ti 3 C 2 T x 初生凝胶纤维进行 牵伸处理 ,经过 牵伸后的纤维内部片层排列更加紧密,消除了片层间不规则的孔隙 ,这种取向结构将加速电子传输,减少电荷转移电阻和电能损失,经过WAXS测试纤维的 取向度高达0.86 。

与此同时,作者采用 离子交联 进一步提升Ti 3 C 2 T x 纤维的力学性能。镁离子进入层间后与Ti 3 C 2 T x 片层 表面含氧官能团产生静电相互作用,减弱片层间双电层的厚度,增强层与层之间相互作用力 。经过交联之后的纤维力学强度高达 118MPa ,电导率提升到7200 S cm –1 ,实现优异的电子传导。

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对纤维导热性能进行测试,发现 Ti 3 C 2 T x 纤维在低功率下能够快速升温到108 。 Ti 3 C 2 T x 取向纤维的离子传导及电化学特性 高定向的Ti 3 C 2 T x 纤维在保持高机械性能和电子传导的同时,还能够实现优异的离子传导。与无序片层组装成的纤维相比, 定向纤维内部片层能够互相连接构成连续的层状通道 ,离子在其中的传输路径更短,传输速率更高 。当电解质被限制在纳米通道中时,电解质会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性质。

在比德拜长度更窄的纳米流体通道中,内壁上的表面电荷排斥单极离子并吸引反离子。这种单极离子传输可以使离子电导率提高几个数量级在1mM盐浓度下,高度定向的Ti 3 C 2 T x 纤维表现出9.7 10 4 S cm 1 高离子电导率。有效的离子输运电导率还可以促进离子在Ti 3 C 2 T x 薄片表面的快速输运,形成电双层,提高功率密度和速率能力。定向Ti 3 C 2 T x 薄片可以与密集填充的薄片形成受限的纳米流态离子传输通道,在这种电解质离子约束场景下,局部库仑有序排列被打破,层状受限孔可以有效地用于电荷存储。

对Ti 3 C 2 T x 片层进行定向,同时使层状孔适应电解质离子的大小,这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比电容,高达1360 F cm 3 。 小结 作者通过微流体通道控制二维片层材料取向排列,构筑快速离子传输通道;采用离子交联进一步提升纤维各项性能,从而制备出优异的Ti 3 C 2 T x 纳米流体取向纤维,有望在人工纤维组织、生物传感器分析和神经电子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团队介绍: 邵元龙 ,苏州大学能源学院特聘教授,博导,北京石墨烯研究院石墨烯生物质纤维课题组组长。2016年获得东华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李耀刚教授和王宏志教授,期间于2013-2015年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Richard B. Kaner教授课题组博士联合培养。

2016-2018年剑桥大学石墨烯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为Andrea C. Ferrari教授和Clare P. Grey教授。2018-2019年于沙特阿卜杜拉国王 科技 大学任职研究科学家,合作导师为Vincent C. Tung教授。2019年9月,加入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任特聘教授。

迄今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 Nat. Rev. Mater. , Nat. Commun. (2篇), Adv. Mater., Energy Environ. Sci., Adv. Energy Mater., ACS Nano (2篇) ,Adv. Funct. Mater., Mater. Horiz. (2篇)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26篇,他引4300余次,7篇被ESI收录为高被引论文(Top 1%),2篇被ESI收录为热点论文(Top 0.1%)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担任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Chemistry》(影响因子3.782,中科院SCI化学2区)“Advanced Materials for Supercapacitors”专刊客座编辑。 李硕 ,2019年9月至今为苏州大学能源学院与材料创新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为邵元龙教授。

主要从事功能纤维器件相关研究。入学以来以第一作者在ACS Nano杂志上发表论文;荣获苏州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二、三等奖。 【课题组招聘】 招聘石墨烯及复合纤维方向博士后2-3名 招聘需求 1. 年龄原则上不超过 35 岁, 身心 健康 ,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具有一定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基础;有较强的英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2. 博士后要求具有国内外高校或者科研院所的材料、化学、物理等专业博士; 3. 具有纤维纺丝、柔性可穿戴器件、理论计算等相关研究背景人员,优先录取。 应聘材料: 1. 个人简历,包括基本信息、学习和科研经历、已有成果; 2. 代表论文电子版; 工作待遇 按照苏州大学统招博士后发放相关待遇,具体如下: (一) 统招博士后人员聘期内的总薪酬由基本年薪和奖补金两部分构成。

绩效评估优秀者的总薪酬为 100 万元,绩效评估良好者的总薪酬为 80 万元,绩效评估合格者的总薪酬为 60 万元。 1.基本年薪:20 万元(去除学校承担的 社会 保险和公积金之后的税前收入),按月发放。 2.奖补金: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按年度发放。

(二)对表现优异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将追加基本年薪,相关追加部分不计入 聘期内总薪酬,额外发放。 (三)提供 0.1 万元/月的租房补贴(不计入总薪酬)。 (四)在站期间获得国家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引进项目、博士后国际交流计划派出项目、香江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中德博士后交流项目等项目资助的,所获得的资助补贴不计入学校的总薪酬,另外叠加发放。 (五)在站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可按照学校规定享受学校科研成果奖励。

(六)在站期间可根据学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相关规定参加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 (七)绩效评估优秀者,可优先推荐应聘校内教学科研岗位。 有意向者请将个人简历,以及代表作等相关信息发送到邮箱: ylshao@suda.edu.cn 。

聚酰胺酰亚胺可以粘接铝箔吗?

专利名称:聚酰亚胺复合铝箔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低温的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酰亚胺与铝箔构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航天航空技术的发展,对耐高温的密封材料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目前工业上广泛使用的耐高低温的密封材料,如聚聚酯薄膜、尼龙薄膜等均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尽快开发研究新的耐高温的密封材料,以满足有关部门的需要。

发明内容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公开一种聚酰亚胺复合铝箔,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耐高温性能不能够理想的缺陷,满足航天航空技术发展的需要;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上述聚酰亚胺复合铝箔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作为载体的铝箔和作为密封层的聚酰亚胺薄膜构成,所说的铝箔夹在两层聚酰亚胺薄膜之间。按照本发明,所说的铝箔采用软性铝箔,其厚度以0.01~0.02mm为适宜,所说的聚酰亚胺薄膜的厚度以0.03~0.04mm为适宜。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树脂的制备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分批投入二甲基乙酰胺、4,4’-二胺基二苯醚和溶剂中进行反应,获得粘度(茄氏)为20~30秒的聚酰胺树脂。

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5~9小时,在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中,均苯四甲酸二酐可分2~5批投入。所说的溶剂包括二甲基乙酰胺或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及其混合物。采取二酐投料方式为逐步分批加料,可使聚合反应趋于平缓,树脂粘度控制在茄氏20~30秒,经稀释后的聚酰胺树脂固体含量可达到10~20%,如15%,便于聚酰胺铝箔浸胶过程中厚度的控制。

物料的投料重量份数为二甲基乙酰胺 100份均苯四甲酸二酐 10~20份4,4’-二胺基二苯醚 8~18份溶剂 40~60份。(2)薄膜的浸渍将步骤(1)所获得的聚酰胺树脂用溶剂进行稀释,使其含固量为10~20wt%,将厚度为0.01~0.02mm的软性铝箔在多层立式上胶机中浸渍。所述及的多层立式上胶机为一种常规的设备。

所述及的溶剂包括二甲基乙酰胺、苯或甲苯等芳香烃类化合物中的一种及其混合物,优选的为二甲基乙酰胺、苯或甲苯。由于用作浸渍的聚酰胺树脂分子量较小,茄氏粘度控制在20~30秒,一旦树脂粘附在铝箔上逐段进入溶剂挥发区域,树脂受热后加大百分子的能量,使分子链段中带有羧基与胺基的分子之间发生了反应,加快了分子链增长,并且在链增长过程的同时。伴随了部分分子问亚胺化,使线型分子支联成网络型的大分子,使薄膜中部分分子结构转变成不溶不熔状态.若溶剂挥发区域温度过高,造成薄膜外表于因而分子内部部分亚胺化后析出极微量的水及低聚物残留在内,一旦经高温亚胺化,导致聚酰亚胺薄膜上做孔气泡鼓出并与铝箔分离。

为此,浸渍过程必须控制适宜的温度,以控制浸渍过程中聚酰胺树脂的亚胺化程度,杜绝微孔气泡的重复出现。按照本发明,合适的浸渍温度为80~190℃。(3)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在300~350℃的温度下,对浸渍在铝箔上的聚酰胺酸树脂进行亚胺化,亚胺化时间为1~4小时,切边复卷包装,即获得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所说的亚胺化指的是进行分子内脱水闭合成酰亚胺环,由于在聚酰胺酸分子中羧基的存在,使得酰胺基中的氢原子较为活泼,容易质子化。

在高温下与羧基中的羟基缔合成水并析出,形成了聚酰亚胺。在对聚酰亚胺复合铝箔的亚胶化过程中,针对该产品具有收卷长度大于普通产品,而且薄膜厚度薄,并带有静电。容易倒伏而产生折痕现象,经过调整升温速率,避免了升温过快造成局部过热碳化和上下温差形成的色泽差异的热老化现象。聚酰亚胺的亚胺化程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较大,环化率(即亚胺化程度)愈大,聚酰亚胺的大分子链中亚胺环愈多,其分子结构就愈趋于理想状态,产品的综合性能更为优良,倘若亚胺化不完全,残留在大分子链中的羧基和酰胺链极易水解,使聚酰亚胺的综合性能差而导致材料破坏,而聚酰亚胺的环化率,主要取决于环化温度,所以严格选择适宜的亚胺化条件和精确控制亚胺化的温度及相对应的时间,便是聚酰亚胺薄膜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因素。

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GB/13022-92标准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在-260~260℃的条件下使用,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密封性能,耐辐射,尤其在低温状态下,有足够的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能,可作为航天火箭等的体外绝热材料。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树脂的制备将32公斤粉状均苯四甲酸二酐分3批投入230公斤二甲基乙酰胺、30公斤4,4’-二胺基二苯醚和130公斤甲苯中进行反应,获得粘度(茄氏)为30秒的聚酰胺树脂,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7小时,(2)薄膜的浸渍将步骤(1)所获得的聚酰胺树脂用甲苯进行稀释,使其含固量为15wt%,将厚度为0.015mm的软性铝箔在多层立式上胶机中浸渍。浸渍温度为140℃。(3)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在320℃的温度下,对浸渍在铝箔上的聚酰胺酸树脂进行亚胺化,亚胺化时间为3小时,切边复卷包装,即获得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

采用GB/13022-92标准进行测试,抗拉强度纵向75克/平方米;横向73.6克/平方米。权利要求1.一种聚酰亚胺复合铝箔,其特征在于由作为载体的铝箔和作为密封层的聚酰亚胺薄膜构成,所说的铝箔夹在两层聚酰亚胺薄膜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铝箔为软性铝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其特征在于,其厚度为0.03~0.04mm,铝箔的厚度为0.01~0.02mm。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树脂的制备将均苯四甲酸二酐分批投入二甲基乙酰胺、4,4’-二胺基二苯醚和溶剂中进行反应,反应温度为20~60℃,反应时间为5~9小时;(2)薄膜的浸渍将步骤(1)所获得的聚酰胺树脂用溶剂进行稀释,将软性铝箔在多层立式上胶机中浸渍。浸渍温度为80~190℃;(3)聚酰胺酸的亚胺化在300~350℃的温度下,对浸渍在铝箔上的聚酰胺酸树脂进行亚胺化,亚胺化时间为1~4小时,即获得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酰胺树脂的粘度(茄氏)为20~30秒。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物料的投料重量份数为二甲基乙酰胺 100份均苯四甲酸二酐10~20份4,4’-二胺基二苯醚 8~18份溶剂 40~60份。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步骤(1)所获得的聚酰胺树脂用溶剂进行稀释,使其含固量为10~20wt%,铝箔的厚度为0.01~0.02mm。全文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酰亚胺复合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的复合材料,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聚酰亚胺与铝箔构成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复合材料由作为载体的铝箔和作为密封层的聚酰亚胺薄膜构成,所说的铝箔夹在两层聚酰亚胺薄膜之间。本发明的聚酰亚胺复合铝箔的制备方法包括1)树脂的制备,2)薄膜的浸渍,3)聚酰胺酸的亚胺化等步骤,本发明的聚酰亚胺薄膜采用GB/13022-92标准进行测试,其结果表明,在-260~260℃的条件下使用,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密封性能,耐辐射,尤其在低温状态下,有足够的强度以及尺寸稳定性能,可作为航天火箭等的体外绝热材料。

举报 0 收藏 0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有货号